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错小说网 www.buxs.net,最快更新宋风最新章节!

bsp;由于王静辉几年前向朝廷进策,希望能够向西夏和辽国这两个头号敌国输送和尚道士,得到了大宋统治高层的支持,虽然向外输送道士比较失败,但佛教徒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夏和辽国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佛教基础,再加上大宋的有意推波助澜,这些和尚很快便在两国站住了脚跟。

    任命驸马成为殿试的考官之一,这虽然是大宋历史上的第一次,但却没有受到多大的反弹,福宁殿中的各位大臣认识王静辉也非一两天,都是有着深厚的交情,类似曾公亮之辈还和驸马有着深厚的利益交集,自然不会反对。至于御史的问题,两代皇帝对案头上那积累起如小山一般高弹章的态度便已经说明了一切,无论是赵曙还是赵顼当皇帝,他们都不是昏君,皇帝对驸马的信任已经大大打击了御史想借打倒驸马做进身之阶的念头。

    也许一个情报系统并不能够解决多少问题,但这份札子的顺利通过却实实在在的给郭逵提供了动力的源泉,也许也是这家伙自被从新调回汴都后便受到文臣压制的太厉害了,现在突然看到能够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便开始饥不择食的来发挥自己的热量了。而王静辉也注意到了这点儿,这倒是他的以外收获,也认为这是好现象,郭逵出现在王静辉书房中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郭逵现在虽然是大宋参谋总长,但他的角色还是非常清闲的,现在有不是宋夏交锋的高峰期,边疆异乎寻常的平静,这主要是西夏内部正在内讧,无力对大宋形成有效的军事威胁罢了。

    现在有王静辉给他们提供了下手的方法,剩下来的事情便简单了许多,但王静辉觉得在情报架构上显然还处在初级阶段,甚至是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掌管其具体事务,只是笼统的把所获得的情报统统汇集到枢密院。这些庞大而又夹杂着大量无用信息的情报不仅让枢密院叫苦不迭,而且还很容易给枢密院和中书提供误导的信息,这是现在通过与郭逵交谈王静辉才知道的。

    郭逵是大宋军方的头面人物,用来给王静辉做顾问,显然显得太过奢侈了,这种事情只要找个枢密院中的普通文职人员便可以满足王静辉的要求,但郭逵在军方有着很高的号召力,要想开启大宋军制改革,就必须要有一个有声望的军方人物来为此摇旗呐喊才行,不然依照大宋扬文抑武的传统政策,军方的人会隐隐有中反抗的力量来阻挠军制改革的进行,毕竟很多人都是旧有制度下的利益既得者,这军队中也和朝廷的文职圈子有很大相似的地方。

    不过虽然现在皇帝赵顼刚刚继位不久,年龄也是非常年轻,但并不意味着很好哄骗,没有长远的看法,他让王安石当主考官,但考官行列中除了苏轼一人是非常明确站在变法派一边之外,其他的人如宰相陈升之等人的政治立场都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一种平衡——古老的帝王之道。正是基于这样的平衡考虑,皇帝赵顼还是把王静辉叫到福宁殿中议事——专门商讨殿试事宜。

    鉴于和尚输送计划的顺利,王静辉对军制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对对外情报进行改革。大宋以前几乎没有对外情报机构,一旦发生两国交锋事件,最外情报几乎是一无所知,王静辉的到来使得这一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扭转。在这个时代,恐怕没有人比王静辉更清楚对外情报的重要性了,但并不能说古人对此不重视,大宋以前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谁都知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只是他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而已。

    王安石和郭逵怎么想,王静辉并不在乎,只要他的建议得到统治高层的通过能够实行便可以了,他相信自己的建议尽管不是最好的,但对大宋是绝对有好处的。所谓聚沙成塔,他相信历史的改变将会从这些一点一滴中慢慢积蓄力量,谁也不会如神仙一样算到所有的困难加以解决,即便他是从未来来的历史学家也不能。

    福宁殿议事除了敲定了王静辉的考官身份问题之外,还确定了考题的内容和考试的时间。本来去年就应该举行的殿试由于皇帝赵曙突然病重退位被拖到了今年,现在总算可以开考了。在这次会议上也由于王静辉和司马光的支持,王安石提议的策论也被作为考试的重要一项,本来老王同学想把经帖墨义直接罢掉,不过这次却犯了众怒,连同阵营的苏轼都颇有微词,最后还是王静辉出面建议缓行,采取逐步替代的方式来解决,这原本就是几年前他自己的主张,皇帝赵顼早就对此非常有意,也一并获得了通过。

    由于王静辉清楚医术在佛教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这些佛教徒进行了简单的医学培训,再加上本身大宋医学很受到重视,这些和尚自身都懂些医术,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在西夏和辽国却受到了极大的尊重。不仅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还受到两国的权贵高层的钟爱,各种捐献也随之踏来,这使得后期这项计划倒是成了赚钱的一笔买卖,那些混杂其中的大宋探子也隐蔽的非常好,不时的向大宋发回各种敌国信息,使得大宋不再像历史上那样对对手一无所知。

    虽然和郭逵合作相当愉快,但王静辉并没有急着把军制改革做出来,一方面是因为这项改革的领域是他所不熟悉的,老赵家的抑武政策虽然不怎么样,但宋朝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发生武将叛变起兵夺权的王朝,在王静辉看来内部的巨大变动比外族的入侵更可怕,尤其在这个相对不是很紧迫的时代,他生怕由于自己的过于自负而破坏了文武平衡导致灾难的发生;二是他心中也很矛盾:军制改革快了自然是有利于对西夏和辽国采取主动的军事态势,但现在朝廷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厢军屯田上,王安石的改革也被堵在家门口,他还想故伎重演用军制改革来再一次拖延王安石新法条例的实施,两者的矛盾也让他非常苦恼。

    大宋的情报系统虽然不是王静辉一手手创,但和他有着莫大的关系,他是重要的发起人,既然得知了情报系统的具体情况,他就不能再假装看不见了,毕竟对于情报系统的重要性,曾经在原来生活的时空中,王静辉可是非常清楚。

    上位者的重视可以加快事件的运转,这个简单的道理王静辉还是非常明白的,他还是非常耐心的和郭逵一起对情报系统的重要性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且还列举了历史上一些细作的功勋,这才让皇帝赵顼慢慢的进入了自己的角色。要知道军事武功是这个年轻皇帝所最看中的,情报系统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投入大量金钱的机构,但其回报率也十分惊人,它可以大大加快战争的速度,可以有力的保障战争的结果,甚至是改变战争的结局,或者根本就不用战争,只要略微做些手段便可以使对方实力大损,这样的效果不禁让皇帝赵顼有些动容。到最后王静辉干脆把常平之战中赵括的例子搬出来,皇帝赵顼这才对情报系统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