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错小说网 www.buxs.net,最快更新魏晋南北朝史最新章节!

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继承了《内经》、《素问》的六经分证方法,把疾病分为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和三阴(太阴、少阴、厥阴)六大类型。一般抗病力强,病势抗奋者,称为三阳之病;抗病力弱,病势虚弱的,称为三阴病。每一种类型都具有它们的基本特征,但病情是在不断发展和转变的,因此需要根据病情变化来处理治疗。他在这样基础上,提出他的治疗方法来。他认为治疗方法,不外汗、下(泻)、灸几种,但进行治疗,却需要恰到好处。他说:“不须汗而强汗之者,出其津液,枯竭而死;须汗而不与汗之者,使诸毛空闭塞,令人闷绝而死。又须下而不与下之者,使人心内懊恼,胀满烦乱浮肿而死;不须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不禁而死。又不须灸而强与之灸者,令人火邪入肠,干错五藏,重加其烦而死;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使冷结重凝,久而弥固,气上冲心,无地消散,病笃而死。”(《医心方·治病大体篇》引张仲景语)总之,他认为病情是变化起伏的,必须寻找到它的规律,然后辨证施治。

    《金匮要略》一书的卷帙虽然没有《伤寒论》那么多,但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内容也极其丰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认为致病原因,不外三条,所谓“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第一类是由内因引起的;第二类是由外因引发的;第三类是因意外的伤害所致。对于内因引起的疾病,防治的方法是,“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对于外因引发的疾病,防治的方法是,人的“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类似气功疗法)、针灸、膏摩(包括运动、按摩、洗澡等),勿令九窍闭塞”。对于意外的伤害,要尽量加以避免并注意克制自己。这样就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张仲景一方面反对人没有病胡乱吃药。他说:“人体和平,唯好自将艰,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则令人藏气不平,易受外患;唯断谷者,可恒将药耳。”(《医心方·服药节度篇》引《养生要集》引张仲景语)另一方面他认为如果人真的病了,就应该赶快服药。他说:“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金匮要略》)这是说疾病一经拖延,就会变成痼疾,很难治好。

    作为一位卓越的医学家,张仲景医道高明,能兼用多种技术治疗疾病。《金匮要略》就记载了使用人工呼吸来急救病人的方法:“救自缢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拌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息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他还告诫人们注意饮食卫生,如说:“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金匮要略》)在药物的应用方面,如用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味组成)治疗乙型脑炎,白头翁汤(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四味组成)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组成)治疗外感风寒等症,都有显著的效果。

    由于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局限,在张仲景的著作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糟粕,如劝人不要吃燕肉,说吃了“入水为蛟龙所吞”,“六甲日勿食鳞甲之物”,“父母本命肉(如肖牛、肖猪)食之,令人神魂不安”(《金匮要略》)之类。这些迷信和不科学的东西,是应该加以排除的。

    华佗,一名,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曾游学徐州,通晓医理,在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一带行医。曹操常患偏头风病,请他去做侍医,他不愿意为曹操一人服务,结果被曹操杀了。

    华佗在当时是一位杰出的医生,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后世称他为外科鼻祖。相传他发明一种麻醉药,叫做“麻沸散”,“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我们知道要施行这种外科手术,第一要懂得人体解剖,第二要有可靠的麻醉剂,第三要消毒工作做得好,华佗在这三方面可能都做到了,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一次,彭城夫人的手在晚上给毒蝎咬了,很是痛苦。华佗叫她用暖酒来热敷,到第二天早晨,疼痛已止,肿也消了。热敷的应用,可以说是华佗的发明。

    华佗很重视平日的运动与锻炼,对他的学生吴普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不过度)。动摇则谷气得消(肠胃容易消化),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卿见户枢,虽用易腐之木,朝暮开闭动摇,遂最晚朽。”(《医心方》卷27引《华佗别传》)他创造了一套医疗体操,“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就是模仿这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可以使全身各个关节和肌肉都得到舒展,“沾濡汗出”,“身体轻便,腹中欲食”。吴普照这个方法坚持锻炼,后来活到九十多岁,还是“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华佗的学生,出名的有三人。一个就是吴普,著有《吴普本草》;一个叫李当之,著有《药录》;还有一个是善于针灸的樊阿。吴、李两人在药物学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他们的原著虽然散失了,但有一小部分还保存在《政和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

    王熙,字叔和,西晋太医令,著《脉经》十卷。《脉经》总结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详细辨析了三部九候及二十四种脉象,并论述了脏腑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为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王叔和除了撰写《脉经》以外,还对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做了细致的整理工作。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后徙新安(今河南渑池)。因家道贫寒,他边耕边读,勤学苦练,成为史学专家,著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书。中年患风痹疾,半身不遂,乃悉心研究医学,精通针灸术。他根据《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结合自己取得的经验,撰成《针灸甲乙经》十二卷。书中叙述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厘定了腧穴的总数和部位,详尽地介绍了针灸的操作方法,和应该注意的禁忌。它既然说明了针灸疗法的效验;而又慎重地指出人体的有些穴位,是不能下针刺的,如“刺中心,一日死”;“刺中肺,三日死”;“刺中肝,五日死”;“刺中脾,十五日死”;“刺中肾,三日死”;“刺中胆,一日半死”,刺坏大血脉,“血出不止死”。《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重要著作,对于后世针灸疗法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后来这部书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在国际医学交流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东晋的葛洪,是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同时也是医学家,他对医学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著作有《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卒救方》三卷。葛洪采录张仲景、华佗各家的验方,集为《金匮药方》百卷。以后感到《金匮药方》卷帙繁重,“非有力不能尽写”。同时各家所著的备急方,又“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因此他住到交、广以后,就编写这样一部简易的方书————《肘后卒救方》。书里记载的方药,“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他又认为针灸科灸易针难,“自非究习医方,素识明堂流注(人体生理结构和穴位)者,则身中荣卫尚不知其所在,安能用针以治之哉?”所以葛洪在《肘后卒救方》中,只讲灸的操作方法而没有介绍针的操作方法,因为“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览之,可了其所用”(葛洪《肘后卒救方》序),不比针那样容易发生医疗事故。成书后因卷帙不多,携带便利,可以随身挂在肘后,故以取名“肘后方”。书中备列急性传染病、各脏器急慢性病、外科、儿科、皮肤科、眼科以及六畜病的治疗方药。对每种疾病,都讲到病源、病状、治法和药方。由于药方从“便”、“廉”、“验”三方面着眼,因此这部书流行很广。

    葛洪在《肘后方》中,对结核性传染病,已有了深切的认识。他把传染病叫做“尸注”、“鬼注病”。他说:“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约使人寒热、淋沥、沉沉、默默,不的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他对结核性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染情况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在《肘后方》里,葛洪还介绍了天花的症状,他称之为“虏疮”。他说:“比岁有病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剧者数日必死。疗得差后,疮瘢紫黯,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也。世人云,以建武中(公元317年)于南阳击虏所得,仍呼为虏疮”(《外台秘要》卷3引《肘后方》)。这是中国关于天花的最早记载。在药物的应用方面,葛洪也经常用常山来治疗疟疾,用黄连来治疗痢疾,用麻黄来治疗咳嗽和哮喘,用昆布、海藻来治疗甲状腺肿大,用大黄来作泻剂,用松节油来医关节炎,用雄黄、艾来作消毒剂,都收到显著的医疗效果。不过葛洪的方书,也和他的其他著作一样,里面掺杂有许多迷信和不科学的东西,那些糟粕部分,是应该加以剔除的。

    南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龚庆宣整理出《刘涓子鬼遗方》五卷。这是一部较早的外科学方书,书里收集了很多有关痈、疽、金创方面的药方,对当时外科治疗,起了一定作用。书里对痈、疽两大证状的鉴别和诊断,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它对于辨别痈的有无脓和手术地位,也有详细的记载。它说:“痈大坚者,未有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便可破之。所破之法,应在下逆上破之,令脓得易出。……脓泄,去热气,不尔长速,速即不良。”这一部书到今天还完整地保存下来,它是研究中国古代外科学的重要参考著作。

    葛洪的《肘后卒救方》,原本有八十六方。到了南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陶弘景认为这部书已经流传了一百多年,有不少新的验方可以补充。于是他把葛洪的八十六方删并为七十九方,另外又采集补阙,增添了二十二方,合为一百零一方,并重新加以编次,改名为《肘后百一方》。《肘后方》经过陶弘景的补充以后,在民间广泛流传,其影响更大了。

    陶弘景除了增订《肘后方》以外,在药物学方面,又撰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这书亦称为《名医别录》。原来从汉代就流传着一部《神农本草经》,因为这部书中有后汉的地名,所以许多人怀疑是张仲景、华佗等人所编录的。到了华佗的弟子“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故陶弘景加以整理。他把《神农本草经》原来著录的药品三百六十五种,详细地加以订正,另外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三百六十五种,合成七百三十种,订为七卷。《本草经》是用朱笔来书写的;《本草经集注》是用墨笔来书写的。他把七百三十种药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七大类,这种分类方法,对后来修撰的药典有深远影响。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里,在每一种药品之下,还指出药物的疗效和它采集的季节、产地等等。他还考订了古今药用的度量衡,并且规定了汤、酒、膏药及丸散的制造常规,这在中国古代药剂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陶弘景又著有《太清草木集要》二卷,《隋志》著录,惜已亡失。

    陶弘景既是一位药物学家,也是一位医学家。他平日常对人说:同时治两个患同一种疾病的人(如都是肺痨病),也应该根据他们各人的工作性质、生活条件、乡土习俗以及各人的情绪好坏等等,分别处理。所以他说:“复观人之虚实补泻,男女老少,苦乐荣悴,乡壤风俗,并各不同。褚澄(南齐名医)疗寡妇尼僧,异乎妻妾,此是达其性怀之所致也。”(《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卷1引)可见他观察人的疾病,是非常细致深入的。

    [1] 《齐民要术·种谷篇》自注称:“西兖州刺史刘仁之,老成懿德,谓予言曰:‘昔在洛阳,于宅田,以七十步之地,试为区田,收粟三十六石。’”刘仁之据《魏书》列传载,出帝初(公元532——534年)为著作郎,兼中书令;出除卫将军西兖州刺史,在州有当时之誉,武定二年(公元544年)卒。则思勰成书,当在公元534——544年之间。

    [2] 《齐民要术》中所采用的歌谣、谚语,有三十多条,都是极好的经验总结。如关于黍穄的收割时期,引谚曰,“穄青喉,黍折头”(《黍穄篇》自注),谓穄当在穗基部和秆相接的地方还没有完全褪色以前收割,黍当在穗子完全成熟到弯下头来的时候才收割。如关于种黍的时期,引谚曰,“椹(桑椹)厘厘,种黍时”(《黍穄篇》自注),谓桑椹成熟,正是种黍的季节。如关于耕作,引谚曰,“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耕田篇》自注),谓翻耕不摩,简直是闯祸。如说明锄地要及时,引谚曰,“锄头三寸泽”(《杂说篇》),谓多锄一次地,犹如多下一次雨。如强调雨水对麻的重要性,引谚曰“夏至后,不没狗”,“但雨多,没橐驼”(《种麻篇》),谓夏至后种麻,不易长大,连狗也遮蔽不住;只要雨水多,麻会长到遮得住骆驼。又如说小麦要种在低地,引歌谣曰,“高田种小麦,不成穗(有气无力不结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大小麦篇》),用男儿作客他乡,形象地来比喻高田种小麦。这些都是用一两句话或谚语、歌谣,概括出人民在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3] 参考万国鼎教授著《论<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载《历史研究》1956年第1期;石声汉教授著《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