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错小说网 www.buxs.net,最快更新两汉社会生活概述最新章节!

    知识分子在汉代的社会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一个阶级,而是主要依附于统治阶级,为统治阶级服务。它既可以为劳动人民做好事,也可以助纣为虐而做坏事。在封建社会内,知识分子所起作用的优劣,往往是由他们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农民群众的起义和劳动操作所产生的成果,就是由知识分子中的文史学家所记载下来的。如果没有历史的记载,劳动人民创造的伟绩,也就要烟消云灭了。所以在叙述劳动人民反抗斗争之前,不可不先叙说一下汉朝的儒生、士大夫,即知识分子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由汉到魏晋学术思想的演变

    如上章所述,汉朝的建立,自汉高祖刘邦到文景之世,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民给财足,社会经济初步达到繁荣。及至汉武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汉王朝的政权,提倡崇儒尊孔。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崇尚六经”的主张,不久就得到实行。董仲舒这个人虽然是依附于统治者,对巩固汉王朝的统治,延续我国封建社会,起过重要作用,但是也应当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他。他也曾从维护封建统治的利益出发,指出在封建专制下,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民日削月朘,浸以大穷”,走向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提出轻赋薄役的主张,减轻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有一定好处。

    据近人章炳麟《訄书·学度》和黄侃《论学杂著·汉唐玄学论》记述:汉代学术思想凡有五变:第一是董仲舒提倡公羊今文学家之言和迷信的谶纬之说,把孔子尊称为教主,已失去了孔子的真旨。第二是扬雄著《法言》,效法《论语》,写得很平易近人,反对谶纬之学和巫史之书,并且说人生处世,颜渊的箪瓢陋巷、安贫乐道,要比齐国的相国庆封用玉杯饮美酒享乐要高明得多了。第三是到了东汉,王充反对董仲舒的“天人相应”的学说。他说:天哪有耳朵,哪能听见人间的事情呢?他所著的《论衡》用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来驳斥董仲舒的唯心学说。但是他能破而不能立————没有提出积极的主张,仍存有宿命论的思想。第四是后汉的桓谭著《新论》,驳斥汉光武中兴是由天命注定的谶纬之学。他用“臣不读谶”来回答光武帝,倔强地表现了自己的主张。第五是到东汉的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专权,社会上生活极为浮奢,统治阶级生前厚自奉养,死后还要修建豪华的坟墓,厚葬之风盛行。因之,王符著《潜夫论》,仲长统著《昌言》,痛斥当时的弊政,揭露当时社会上王公贵族腐朽贪婪。自此以后,到三国时期,则有姚信著的《士纬》,阮武著的《正论》等书,其书多已散佚,仅见于唐代马总著的《意林》片断地引用其语句,尚可以窥见当时社会思想方面的一点面貌。

    自从汉末魏晋以来,曹操、司马懿之流,为了夺取皇权和地位,就尊崇儒教,拿孔夫子作为护身符。他们实际根本不信奉儒教,只是口头上来说教,也不准备实行之,不过拿此作为欺世惑人,操纵生杀予夺之权的工具。当时称为“竹林七贤”的西晋嵇康、阮籍等人,以及号称“八达”的谢鲲等诸位名士,看到魏晋以来的当权者,打着孔孟之道的旗号,而行其不可告人的勾当,就佯狂垢污,饮酒服食五石散,追求神仙,崇法老庄;或者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放浪于形骸之外,说“礼教非为我而设”,甚至“非尧舜而薄汤武”。后来的人认为他们“清谈误国”,可是误国者非清谈之辈,而是魏晋时代的当权者所遗留下的余毒。[1]

    东汉之世,除了依附于权贵想攀龙附凤者之外,一般知识分子都有反抗统治者的意识和淡泊名志的思想。譬如汉光武帝的旧友严子陵,光武以布衣之交、待以故旧之谊,派人向他请教,他要言不烦地答复了来使。使臣还要求教,他就说:“买菜乎?求益也。”又如南阳处士樊英,汉顺帝征聘他出来做官,他不肯做。顺帝就对他说:“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樊英坚决地回答说,生杀贵贱之权,由我自己来决定,“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至于这些儒生处士们处世的道理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像扶风人法真,好学而无常家,通内外图典,号称“关西大儒”,从学者有陈留范丹等数百人。他性恬静寡欲,不交人间事,太守请他出来做官,他坚决地回答说:“以明府见待有礼,故敢自同宾末;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2]

    这时的韬晦之士,有汝南周燮、南阳冯良等人,学行纯笃,隐居不仕,力辞皇帝的征辟,甘愿老死于牗下。其例甚多,难以一一列举。

    由于这些正直的知识分子的影响,形成了东汉节义和敦厚的风俗。他们还把这种风气,造成社会上的舆论,即所谓清议,来维持风纪,以流传于后世。这是在历史上存在着的客观事实。迄于宋、元、明,热爱祖国的人士,有骨气的学者,提倡清议,培养成风气,也就是因此而起的。

    党锢之祸

    东汉末年的政治情况是:宦官专政,外戚权臣擅权,政治极端腐化。开始是外戚权臣勾结宦官,取得政权;继之外戚要排除宦官,却被“手握玉爵,口衔天宪”的宦官挟着帝室的命令,诛杀了外戚梁冀等,宦官又掌握了政权,专门来陷害忠良,荼毒百姓。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度不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农民群众便起来造统治者的反。如泰山、琅邪一带聚集了万人,声讨统治者的罪状。此时洛阳太学的书生数千人,以刘陶为首,上疏朝廷,干预政治了。刘陶上疏陈事的目的,表面为了昭雪被权臣梁冀所屠杀的骨鲠之士李固等的冤情,实则是挽救被宦官逮捕妄加罪行的故冀州刺史朱穆和前乌桓校尉、党人领袖李膺。他们说:朱穆“摧破奸党(宦官),扫清万里;李膺正身率下,威扬朔北,实中兴之良臣,宜还本朝,挟辅王室”,“当今之忧,不在乎货,在乎民饥”。所以说是针对着当时的弊政而言的。后来刘陶虽然由顺阳长提拔为京兆尹,但终以他上疏说“天下大乱,皆由宦官”,并言及激起张角农民起义的事情,宦官就“谗刘陶与贼通情,收陶下黄门北寺狱。掠按日急,陶遂闭气而死”。

    接着,太学生徒党人领袖张俭等举奏宦官侯览等辜较百姓,掠夺人民的田宅,强奸民间妇女,故请诛宦官,又遭到统治者的逮捕。当时广大群众怀着无限的义愤,都同情张俭的风格和气节,张俭逃亡避难,望门投止,群众甘于为之掩护,因此连累及隐藏张俭的人,被治罪者乃至数十家之多。

    党人是知识分子所结成的集团

    在东汉桓灵时期,出身于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以郭泰、贾彪、张俭等为首的太学诸生三万余人,与他们汝南颍上等地的同乡好友,推崇当时官僚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李膺、陈蕃等作为领袖,形成集团。社会上的人士,如果能为李膺所容纳接待的,就“一登龙门,声价十倍”。他们看到当时“主荒政谬”,宦竖当权,因而起来“激扬民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并“危言深论,不隐豪强,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后汉书·党锢列传》)。后来党人遭到统治者的迫害,大肆逮捕,加以禁锢,因而成为所谓“党锢”了。

    所谓“党人”集团的成员,多半是出身于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结党的目的,是为了本身的出路,即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作为自己进身之阶;并企图使那些比较开明的进步的人士登上政治舞台,掌握政权,说出几句比较公正的话,反对旧王朝的统治,甚至有时能说“当今之忧……在乎民饥”等同情人民的话。从东汉的党人到魏晋的竹林七贤清谈之士,他们虽然“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却正是遵守礼法,蔑视当时的威权势力的气节之士。他们不是破坏旧礼教,而是极力维护两汉以来所建立的封建统治政权,那“倾而未颠,决而未溃”的局势,又被这些仁人君子的心力挽救过来。[3]他们本来不反对封建帝王的政权,而是改良主义者,要使封建社会的秩序更得以延续和巩固。他们虽不能与农民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帝王的统治,直斥和揭发统治者罪行的大义行动相提并论,但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是相辅而行,起了一定的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

    桓灵时期的大捕党人

    党锢这件事情起于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十二月。因为李膺、杜密被宦官逮捕的事件发生之后,就大捕部党二百余人,说他们主要的罪行是河南尹李膺“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共为部党,离讪朝廷,疑乱风俗”。次年,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外戚窦武提议,方才把党人救归田里,改为禁锢终身。他们回到田里之后,为了树立风纪,扶持正义,来打倒宦官擅权、陷害忠良的歪风邪气,于是标榜品题出哪个是正人君子,哪个是奸邪小人。在他们心目中认为是正人君子的,就推举出来作为榜样人物,砥砺名节,排除奸党,便于人民有所依归。他们“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其中“三君”窦武、刘淑、陈蕃,是最为推崇者。为了把同志之士组织得更为严密,就“刻石立(坛)共为部党”,共推张俭等作领袖,好进行活动。这样更遭到宦官们的怨恨。这时桓帝已死,灵帝即位,窦武遭到残害,乃大捕党人,“死徙废禁者至六七百人……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其在位者,免官禁锢,爰及五属(家庭中的亲属)”[4],弄得人人恐惧,惨不可言。到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农民军起来了。宦官中常侍吕彊给灵帝说:“党锢久积,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由于这句话,皇帝也害怕了,连忙“大赦党人,诛徙之家皆归故郡”[5]。范晔在《党锢传》中接着还说道:“凡党事始自甘陵、汝南(下面再谈),成于李膺、张俭,海内涂炭二十余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在这个期间有至死不屈的李固、李膺,有慷慨就义的青年烈士范滂,有奔走国事不辞劳瘁的张俭,有洁身自守、不同流合污的夏馥。他们作出了许多悲壮义愤、可歌可泣的事迹,是值得称道的。

    月旦评

    从上边悲壮的事迹里面,我们要指出的,就是怎样衡量人物和怎样推崇和批评人物。作为标榜指标的叫作“月旦评”。这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在经济上有优越的条件,在意识形态上有高度鉴别的能力,才能出现的,同时是存在着有地主阶级意识的偏见的。这种评论人物的起始,据《后汉书·许劭传》说:“劭好人伦,多所赏识……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又许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遂有“二龙乡、月旦里”之称。[6]至于评论人物的标准,如“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许)劭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陈寔)道广,广则难周;仲举(陈蕃)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7]这种批评人物,衡量和揭发一个人物的好坏,好的可以叫人有所鉴戒,这不是读书的知识分子唯一的发明,而是由于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个好哪个劣,或哪个稍好哪个稍劣,劳动人民一看就察觉出来,甚至把当时的情况编成顺口溜,如实地反映出来。例如一般的人士一旦有钱有势,就要与结发之妻离婚,重娶一个新的夫人,当时的人民就讥笑他们“贵易交,富易妻”,说得何等痛快呀!又如看见地主阶级暴发户的蛮横,就说:“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如上面所说的刘陶做了顺阳长,甚得民心。他以病去职,当时流行的童谣就说:“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8]又如董卓的罪恶昭彰,当时的人民就切齿痛恨说:“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9]果然不久,董卓就遭到燃脐之辱了。

    东汉的读书人士对老百姓的“一字之褒甚于衮冕;一字之贬甚于斧钺”的口头创作,继承并发挥之。他们随时随地编出有褒有贬地批评和衡量当时的人物的口语箴言,指出为人做事的标准。

    例如,汉桓帝还没有当上皇帝前做蠡吾侯时的老师甘陵周福,本来没有什么学问。既至桓帝登上帝位,就让周福做了尚书,而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未见擢用,因之当时的士大夫编歌谣说:“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用以讥笑周福的因人得势。又如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委任功曹岑晊,二郡的人士编歌谣说:“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10]

    那时的读书人士编造的歌谣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赞美人的品节的,如党中成员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当时人士称道他们为“贾氏三虎,伟节(彪字)最怒”。又如颍川荀淑有子八人,都有才能,时人谓之“八龙”,而以荀爽最为好学,颍川的人士就称道说:“荀氏八龙,慈明(爽字)无双。”太学诸生对于李膺(字元李)、陈蕃(字仲举)、王畅(字叔茂)最为佩服,学中的人士就互相传说:“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后汉时戴遵家(字子高)富好给施,尚侠气,当时人就称赞:“关东大侠戴子高。”还有三国时马良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人士编歌谣说:“马氏五常,白眉(马良有白眉)最良。”

    (2)称道人的学问的,如称道周举(字宣光)的博学洽闻,就说“五经纵横周宣光”;杨政(字子行)善讲经书,就说“说经铿铿杨子行”;戴凭(曾任侍中)说经能解答难题,就说“解经不穷戴侍中”;许慎(字叔重)博学经籍,是文字学的大师,就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井丹(字大春)通五经,善谈论,京师人赞扬“五经纷论井大春”。

    (3)讥讽时弊的,如后汉光禄勋是专为提拔人才举茂才四行的官署,当时权势富贵子弟多以人事(走后门)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反以穷退见遗,京师人士就编歌谣说:“欲得不能,光禄茂才。”当时人士看见政府中选举的不公平,崇尚儒家读经书的只是为了做官,就说:“古人欲达勤诵经,今世图官免治生。”东汉气节之士,对于当时朝政深感不满,虞诩就说:“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11]又《后汉书·赵壹传》说:“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道出了文人对统治者不满的慷慨悲愤的思想情感。

    从上面所引的三类谚语和歌谣来看,赞美和批评人物,非常准确,指斥当时的弊政极中要害,颇得当时人士的同情。当然这些究竟是从中小地主阶级立场出发,反映那些不得意的文人心情,而不是劳动大众朴素的口语。

    党人的遭遇

    地主阶级的文人学士为什么要拿民间歌谣谚语的形式“月旦评”作为宣传的工具来衡量人物呢?这是为了要树立一种风纪,造成维护地主阶级的秩序和利益的舆论,使地主阶级的人们好有一个标准和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清议”。明末学者顾炎武谈到古今历史时说:“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12]这种清议,或则可以叫作乡评。在封建社会初期,使得那些新兴的地主阶级造成本阶级的声望而江山世袭,影响所及,遂形成了魏晋六朝门阀之风。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地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也有左中右之分,有进步的,也有顽固的。进步人士和开明的士大夫,他们直斥腐败朝政,不畏强暴,与恶势力作斗争,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当时被推崇的党人领袖、人人相望风采的李固,他为了领导群伦,以身作则,而且与同志们互相勉励,作出了示范,成为榜样。他给黄琼的信上说:“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英),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无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宏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13]李固终于牺牲性命,重蹈了他自己总结的经验的覆辙。他的战友杜乔也同时被梁冀杀害,故当时合称为“李杜”。他们的故友义士杨匡闻之号泣,星夜行到洛阳,乃着故赤帻,托为夏门亭长,守卫尸丧。李固的弟子郭亮“年始成童”,他不怕权贵的势力,诣阙上书,乞收固尸,不许,因到李固的尸首跟前痛哭,遂守丧不去,为“夏门亭长”所呵责。其实夏门亭长,就是义士杨匡。郭亮对杨匡说:“义之所动,岂知性命,何为以死相惧!”假扮作亭长的杨匡叹息说:“居非命之世,天高不敢不局,地厚不敢不踏,耳目适宜于视听,口不可以妄言也!”他们遗留下来的节烈的风气,昭人耳目。不久,党人中的头目李膺得罪了宦官,下了诏狱,为宦官所陷害。事前他的战友荀爽“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以全乱世”,于是写信劝告他说:“方今天地气闭,大人休否,智者见险,投以远害,虽匮人望,内合私愿,想甚欣然,不为恨也。愿怡神无事,偃息衡门,任其飞沉,与时抑扬。”[14]可是他不愿意“与时抑扬”,而终于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当时的青年志士范滂,也不顾身家,以身殉国。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范滂传》说他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送范滂到法场上,对他的儿子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行路(之人)闻之莫不(为之)流涕”。[15]范晔写得何等悲壮淋漓,起人尊敬。宋代的文学家苏轼,幼时读《范滂传》,他的母亲问他读什么书?他回答说:儿读的是《范滂传》,我想学范滂的为人。他母亲激昂地说:“儿欲为滂,吾独不能为滂母乎!”这是人所周知的慷慨悲歌的事情,故不惮烦地写在这里。至于党人中的铮铮之士,如郭泰、黄宪、张俭、贾彪等,奔走国是,奖拔士人来砥砺名节,所谓“叔度(黄宪)之器,汪汪若千顷之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16]。民归其义,士怀其德,遂形成为东汉敦朴的学风。上者是以抗节不屈,炳耀于世,其次者也能甘守贫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例如,申屠蟠,他看见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而他认为大厦将倾,非一木所能独任,“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17]党人陈留夏馥,经过党锢之狱,范滂、张俭等俱被陷害,他不愿意像张俭那样望门投止,“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乃自剪须河南变形,入(河南)林虑山中隐匿姓名,为冶(矿)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党禁未解而卒”[18]。

    汉末的人士,大都是鉴于豺狼当道,诛除贤良,稍有不慎,则就要遭到不测之祸,于是甘于恬退,隐居读书,优游于田园,或匿迹灭形,逃避现实,即所谓“闲居可以养志,读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就像延笃与李膺的信上说的

    吾尝昧爽栉梳,坐于客堂,朝则诵羲文之《易》,虞夏之《书》……夕则消摇内阶,咏《诗》南轩,百家众氏,投闲而作,洋洋乎其盈耳也;涣烂兮其溢目也;纷纷欣欣兮其独乐也。当此之时,不知天之为盖,地之为舆,不知世之有人,己之有躯也。虽渐离击筑,傍若无人,高凤读书,不知暴雨,方之于吾,未足况也。[19]

    又如为时稍早的朝歌人向长说:“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20]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稍遇到挫折就要悲观颓丧,逃避现实,只有不与恶势力合作的消极一面,而没有积极抵抗的办法。

    有识之士对于当时形势的观察

    在汉末大乱当中,必定有出来扶颓救厄,安定时局,恢复生产,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杰出人才的。仲长统在汉献帝时曾参与过汉丞相曹操的军事活动,每与曹操谈论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又如李膺的儿子李瓒,当曹操还没有显达的时候,“瓒异其才,谓其子宣曰:‘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袁本初(绍)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氏。’诸子从之,并免于乱世。”执法不阿的桥玄,也对曹操说过:“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还有善于评论人物,好作月旦评的许劭,他尝评论曹操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21]

    对于曹操的评价,应当一分为二地看。鲁迅先生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虽然“赋性通侻”,但是又信奉礼教,以不孝之罪杀了孔融。鲁迅先生指出:“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22]他假借着黄巾农民军青州兵的实力,剪除了当时袁绍等割据的群雄,统一了华北、中原地带,恢复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